南陽淅減汽車減振器有限公司博士后研發基地于2010年經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其主要工作任務是:
(一)按規定招聘和培養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員到基地開展項目研發,也可將博士后科研成果直接在基地轉化,還可與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聯合開發項目,逐步提高公司的科研能力和技術水平,以提高公司的整體效益。
(二)結合公司發展戰略、高速列車和高檔汽車減振器前沿技術開發的實際需要,經公司基地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按需要每年適度招聘和培養博士后人員,并安排到公司各相關業務部門開展減振器科研工作。
(三)博士后人員重點向基礎研究領域、急需扶持發展的減振器學科傾斜,并重點支持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的課題。
(四)帶動和培養一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五)博士后研發基地將與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合作開展校企聯合、企業之間聯合進行科研項目的研發,充分結合院校與企業的研發環境、生產條件和資金等優勢,多方緊密結合,達到優勢互補,共求發展。
南陽淅減汽車減振器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是負責公司博士后研發基地工作(博士后工作)的管理部門,目前共有管理和工作人員7人。其中:
主管領導:趙怡然 13526671961
經 理:趙 蒙 13838991315
工作人員:張 浩 17638751868
楊書鵬 17603867433
朱甲林 13569244106
楊 歡 15290377831
孫 浩 17127811104
公司博士后研發基地從創立起就高度重視人才的招收引進工作,重視匯聚學術隊伍、凝練研究方向、構建研究平臺、加大科研投入,使每一位有能力、有進取心的人都能找到發揮個人潛能的支點,充分實現自我價值。為此,公司建立完善評選獎勵制度,制定優惠的措施以引進高層次人才。積極引進進站人員,并與其他的河南省優秀的博士后創新科研團隊進行合作,開展項目研究與開發。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公司的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公司博士后研發基地依托公司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是公司專門的以汽車零部件設計、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行業供應鏈整合、技術系統集成四大重點為方向的技術研究與研發機構。公司技術中心基于本公司“兩國四地”(中國的淅川、南陽、上海和意大利的阿斯提市)研發中心的資源優勢,建設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實驗室(CNAS認證)、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河南省減振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車輛減振系統創新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發基地、河南省電工/電氣系統技能大師工作室、南陽市中試基地、南陽市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積極實施技術創新與前沿技術的自主開發和聯合開發。公司現有技術人員251人,形成了以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劉向博士為帶頭人的科技創新團隊,并通過與清華大學、鄭州大學、南陽師范學院、上海南壁新能源科技公司、中國一汽、上海洛軻等科研院校、知名汽車廠的合作,進行減振器關鍵、前沿技術的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帶動、培育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成為核心能力突出、創新機制完善,人才優勢明顯的創新型研發機構。
南陽淅減汽車減振器有限公司是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河南省創新龍頭企業。近五年來,已累計研發出490多個各種不同規格的減振器,新產品銷售率保持在 55% 以上,成功開發了一系列填補國內外空白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推動了企業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和經濟效益的顯著提高,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成果,突破了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產業化效果,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增強了后勁。2017年至今取得各類專利技術154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科技成果轉化率100%;軟著四項;論文4篇;行業標準1項;企業標準60余項。近幾年,淅減技術中心在完成國家、省、市科技項目研制開發的同時也成功研制開發了許多減振器領域的新產品,解決了許多關鍵技術難題,為國家、企業贏得了榮譽和效益,填補了國內的空白,推動了行業科技進步。主要為:(1)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是新能源汽沒有發動機,汽車駕駛者對低噪音的要求更高,要求減振器的噪音特別低。二是新能源汽車相對傳統燃油汽車普遍更重,要求新能源減振器的耐久更高。三是新能源汽車的提速更快,讓駕駛者和乘坐者在提速過程中感覺不舒服,需要新能源的減振系統舒適性更好。淅減公司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上述特點,開發了“四段閥”新閥系,具有噪音更低、耐久更高,舒適性更好的特點,并且批量投放到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到了汽車廠家和終端用戶的一致好評。目前與一汽、上汽、廣汽、比亞迪、吉利、長安、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華為汽車、北汽等增量大、成長性好的新能源汽車均有技術合作及配套。(2)在智能電控懸架領域。淅減公司成功開發了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電控減振器系統(簡稱ADS),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通過加速度和高度傳感器采集信號,由ECU控制電磁閥減振器及時調整減振器的阻尼,可以把奔馳的舒適性和寶馬的操穩性的優點整合在一起。這一系統是由算法、ECU、電磁閥減振器、傳感器一套系統構成,并且和汽車的其他控制器互聯互通并相互采集信號。這一系統已經批量投放市場,會進入市場需求暴增期。目前是公司銷售量最大的產品。該技術產品的成功研發,是公司在高端車型市場的重大突破,對公司產品和市場轉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是公司產品由中端向高端轉型的有力保障。(3)更新一代的全主動懸架系統正在上海和意大利的研發中心開發。預計2022年能做完相關實驗。這是淅減公司另外一款技術含量更高的懸架系統。(4)開發了高速列車抗蛇行減振器系列產品,完成高速列車抗蛇行減振器系列產品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形成研發、生產技術優勢,達到和國際一流軌道交通減振器競爭對手的水平,填補國內空白。目前軌道交通減振器已經批量投放市場。淅減是中車集團四大主機廠地鐵減振器的合格供應商;也是中車時速超過160公里/小時火車和高鐵的唯一民族品牌供應商。(5)研發了“FAD頻率敏感減振器”,有效提升了汽車的操控性、平順性,同時實現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節能環保、輕量化、綠色生產的要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研發了“抗側傾減振器”,在電控減振器及空氣彈簧的基礎上,進行主動穩定桿的開發,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淅減公司目前是國內同行業產品品種最多、加工能力最強、國產化率最高、最具優勢及主機配套廠家最多的企業。淅減公司的創新發展,帶動了供應鏈企業80余家企業的協同發展,并促進了當地就業,對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持續增長具有強力的帶動和推動作用。
公司在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加快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產學研用”成效明顯。立足于企業,服務于產業,組織科研院所、供應鏈企業強強聯合,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與支持,共同致力于科技攻關任務。充分利用淅減公司“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河南省汽車減振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發基地”等研發平臺優勢,聯合中國鐵道院、清華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南陽師范學院、上海南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西汽研等科研院校進行聯合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并與上汽、一汽、東風、北汽、廣汽、奇瑞、大運等知名汽車廠家共享研發資源,進行技術合作,實現同步發展。如:(1)目前淅減公司正與清華大學進行跨區域研發合作,進行阻尼可調磁流變減振器關鍵技術研究,組成產學研團隊共同攻關項目關鍵技術難點,引領行業發展。(二)與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連續阻尼控制減振器,核心技術代表行業內標桿企業對淅減產品的認可,對于公司產品形象和后續市場開發具有里程碑式意義。(三)與意大利合作開展車輛底盤懸架及其部件的研發與應用,進行汽車球頭和擺臂為主的底盤部件制造,通過ADS、ECAS與底盤部件的整合,組建一家世界一流的車輛底盤件公司,致力于中國汽車底盤的高端制造。